盆腔积液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确切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病理性盆腔积液可发生在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后,为盆腔炎的主要影像学特征。
经常有女性朋友检查出盆腔积液,无比恐慌的拿着检查单子四处医生,请问我盆腔积液怎么办?真的没有问题吗?吃什么药能治好?
一般检查后,如果没什么问题,医生不会跟你解释太多就去忙了,但是,看着“盆腔积液”这四个小字,大家心里都会打鼓,明明是有积液,怎么就没事了呢?为什么不给我治疗呢?
恐慌和焦虑往往来源于无知。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什么是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主要是指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一般分为病理性盆腔积液和生理性盆腔积液两种。
1.生理性盆腔积液
积液的深度在3cm以内,属于生理性盆腔积液,生理性盆腔积液是指正常的盆腔积液,不需要治疗。部分女性,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血液积聚在盆腔,一般量较少,会自行逐渐吸收,也不会引发不适症状,可不必进行治疗。
2.病理性盆腔积液
若是积液超过3厘米,属于病理性盆腔积液,主要是炎症所致,如:急、慢性盆腔炎;子宫颈管、子宫、输卵管的化脓性炎症;阑尾炎;肠炎等。炎症严重时可在子宫和直肠之间形成脓肿。常会并发小腹坠痛、腰骶酸痛等不适,病理性盆腔积液危害较大,一旦发现异常盆腔积液,医院就诊。
病理性盆腔积液有什么危害?
1.抵抗力下降
盆腔积液引起的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乏力。患病时间较长者,部分可能出现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情况。患者抵抗力差时,盆腔积液容易急性发作。
2.疼痛
慢性炎症可能造成体内器官和体腔壁发生粘连及盆腔充血,导致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这种感觉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
3.不孕
不孕是盆腔积液最常见的症状。如果盆腔炎导致输卵管堵塞,就会出现不孕。
4.月经紊乱
并发盆腔瘀血患者,月经可能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能会月经失调。
病理性的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采用抗炎药或激素类药物对症治疗。
2.物理治疗器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3.手术治疗
这需要依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在这里不过多讨论。
生活中如何预防盆腔积液?
1、女性朋友要注意经期的卫生,做好清洁护理。例如在经期要注意勤换卫生棉、避免使用盆浴、避免到公共场所游泳、避免同房等,以免引起细菌感染,造成盆腔积液的发生。
2、预防盆腔积液,还要注意避免私自使用一些药物。很多女性朋友特别重视个人卫生,常常选择一些浓度过高的清洗液情绪外阴、阴道等,然后这些药物会影响到阴道自身抵抗力,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3、夫妻同房也要注意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医院专家介绍,夫妻在同房前要注意做好卫生清洁工作,避免不洁净性交,以免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疾病的发生。
4、如果是需要进行人流的女性,首先医院进行,避免手术消毒不严而引起感染,另外要注意做好术后清洁工作,以免引起术后感染。例如人流后要注意勤换卫生棉、及时更换内裤、短时间内要避免同房等。
5、预防盆腔积液,女性朋友要注意及时治疗妇科疾病。例如女性朋友如果患有附件炎、盆腔炎等疾病,要及时治疗,以免疾病发展引起盆腔积液的发生。
少量盆腔积液不影响怀孕
1、盆腔积液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理性的盆腔积液多发生在妇女排卵后或早孕期,多可自然消失,这类的少量盆腔积液不影响怀孕,也不影响胎儿。2、病理性的妇科盆腔积液多是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在临床上大多数妇女的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可以慢慢长大。太大了,药物就不容易消除了,如果积极的对症治疗,盆腔积液会很快消失。盆腔积液消失后也不影响怀孕。盆腔积液患者大多数具有腰痛、下腹痛(或两侧少腹痛)等症状,有些患者可有带下增多,多因盆腔炎症未能彻底治愈、病程迁延、炎症造成的浆液性渗出物积聚而形成积液(水)。也有少数因宫外孕破裂、黄体破裂、盆腔脓肿、巧克力囊肿、卵巢癌引起。积液多存在于子宫直肠凹陷处等盆腔内位置较低处,配合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可提高诊断率。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为经行、产后,胞脉空虚,邪毒乘虚内侵,湿浊、热毒蓄积胞中,与气血相搏。以致脏腑功能失调,冲任受损,日久则血瘀气滞,湿毒内蕴,聚湿成(痰)饮,而发为本病。病理因素主要为湿(饮)、热、毒、瘀。盆腔炎方加味采用清热利湿(水)、解毒化瘀,正对本病病理病机,所以收到良好效果。整个方剂的特点是在清热解毒(消炎)的基础上着重活血利水,促进炎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退。因此,见效快、效果好。而西药的功效主要是抗菌消炎,对治疗炎症、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有效,在吸收渗出液方面,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多见患者症状消失,但B超复查仍见积液(液性暗区)存在。
以上素材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