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是受精卵着床于宫角区域不同部位的两种不同妊娠状态。间质部妊娠(Interstitialectopic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间质部的一种输卵管妊娠,随妊娠进展子宫圆韧带往内侧移位。宫角妊娠(Angular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着床在正常子宫体腔一侧角,子宫体腔输卵管出口内侧的一种偏心性宫内妊娠,导致子宫不对称增大,子宫圆韧带往外侧移位。宫角妊娠这种偏心性宫内妊娠,其妊娠结局可足月活产,不属于异位妊娠范畴。
图1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着床部位示意图
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妊娠结局不同,临床处置原则迥异,及时明确诊断临床意义重大。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是一线的筛查诊断影像技术,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子宫冠状面及斜冠状面成像评估和MRI是有重要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方式。但有时凭影像技术不能可靠鉴别,腹腔镜被认为是确定妊娠部位的最终诊断手段。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宫角妊娠误诊为间质部妊娠案例文献有诸多报道,两者的超声鉴别诊断,有时是一种挑战。
临床及超声诊断标准
宫角妊娠临床诊断标准:(1)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性增大;(2)直视下发现一侧子宫角膨大,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3)胎盘滞留在子宫角。符合以上任一点即可诊断(Jansen,Elliot,)。
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标准:(1)子宫体腔空虚;(2)孕囊或不均质包块距离宫腔外侧大于1cm;(3)包裹孕囊或不均质包块的肌层厚度小于5mm(Timor-Tritsch,)。该标准特异性为88%–93%,敏感性为40%。
图2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声像图。经阴道超声旁矢状切面,示宫底外侧见一不均质包块(游标间),子宫体腔空虚。
“间质线征”(theinterstitiallinesign)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特异征象。所谓“间质线征”,指宫底横切面宫角区域,自子宫体腔外侧与孕囊或妊娠包块相连的线状高回声。“间质线征”特异性为98%,敏感性为80%(Ackerman,)。
图3间质线征示意图M:子宫肌层,E:子宫内膜,GS:妊娠囊,箭头:“间质线”。
宫角妊娠这种妊娠状态,目前仍未被完全认知。这种偏心性宫内妊娠,没有超声能识别的具体解剖标示来做诊断参照标准,一般认为妊娠囊着床越靠近子宫输卵管出口,预后越不好。
近年,加拿大学者提出了“包绕内膜”征(surroundingendometrium,SE)概念来诊断宫角妊娠。该方法认为,凡是着床在宫腔内的妊娠囊,其周围皆有绒毛膜和蛻膜包绕,而着床于宫角区域宫腔以外的间质部妊娠,孕囊周围没有子宫内膜(蛻膜)包绕(AllisonGrant,)。
图4宫角部妊娠SE阳性。
图5输卵管间质部妊娠SE阴性。
一例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的启示
29岁女性患者,停经45天,验孕棒自测妊娠试验阳性,无不适,要求常规盆腔超声检查。经腹盆腔超声检查所见: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可见最厚约7mm的无回声带;右侧宫角区域见一个22mmx20mmx22mm的妊娠囊,其内见长约4mm的胚芽,可见胎心搏动;妊娠囊包绕肌层厚约4mm,距宫内膜右侧外缘约6mm;子宫直肠可见无回声,最深约8mm。超声提示:异位妊娠,胚胎存活,如孕6+周(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能)。
图6经腹宫底部稍偏右侧横切面示:宫角区域见一妊娠囊,距宫内膜右侧外缘8mm,内膜腔见少许积液。
图7经腹偏右侧旁矢状切面示:宫角区域见一妊娠囊,内见胚芽见胎心搏动;妊娠囊距宫内膜腔6mm,内膜腔见少许积液。
一小时后,于本院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见右侧输卵管间质部膨大约20mmx20mmx20mm。腹腔检查提示: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切除+右侧输卵管吻合术。术后诊断: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图8腹腔镜下见右侧输卵管间质膨大约20mmx20mmx20mm。
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毋容置疑经阴道超声较经腹超声更有优势。该病例宫腔少量积液的存在,提供了更好的宫腔内膜与子宫肌层间超声对比分辨率,即便经腹超声亦可清晰辨别妊娠囊与宫内膜腔的相互关系,从而明确诊断。由此,试想:在无法运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和MRI鉴别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时,宫腔生理盐水灌注超声造影(salineinfusionsonohysterography,SIS)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于是进PubMed,运气不错检索到一篇台湾学者的有关文献。
一种鉴别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的新方法
台湾学者廖迟原(音译)于年,报道运用SIS分别诊断一例间质部妊娠和一例宫角妊娠。
图岁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女性患者,灰阶超声矢状切面示:妊娠囊(长箭头示)紧邻宫内膜腔(短箭头示)外缘,内膜腔内见无回声液体。
图10用彩线描绘后示图:妊娠囊(长箭头示)紧邻宫内膜腔(短箭头示)外缘,内膜腔内见无回声液体。
图岁宫角妊娠女性患者。灰阶超声右旁矢状切面示:右侧宫角区域见妊娠囊,包绕妊娠囊肌层厚度2.2mm。
图12SIS造影后右旁矢状切面示:妊娠囊位于宫腔内,周围环绕无回声,包绕肌层最薄处2.2mm。宫角妊娠诊断明确。
关于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的几点认识
包绕妊娠囊肌层厚度,不是鉴别两者的可靠指标。AllisonGrant等44例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回顾分析,包绕肌层厚度小于5mm,出现于96%的间质部妊娠病例,同时也出现于50%的宫角妊娠病例。
妊娠囊与宫内膜腔关系的明确,妊娠囊位于内膜腔内还是外,是两者鉴别诊断的最可靠依据。
宫角妊娠尚处未清楚认知阶段,可能并不像文献报告的那么少见或罕见。因为囊胚着床于内膜腔宫角不同部位,虽胎盘位置不会移行,但妊娠囊及胚胎(或胎儿)可往宫腔中央部位生长,导致子宫形态不对称膨大并不明显,相应并发症的风险减低,多有较好的妊娠结局,从而未得到诊断。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FGLKetal.Williamsobstetrics.24thed.NewYork:McGraw-Hill;.
[2]PaulaJ.Woodwardetal.DIAGNOSTICIMAGING:OBSTETRICS,THIRDEDITION.SaltLakeCity,UT:Elsevier,Inc..
[3]ElizabethKaganArleoetal.Cornual,interstitial,andangularpregnancies:clarifyingthetermsandareviewoftheliterature.ClinicalImaging;38(6):-70..
[4]AllisonGrantetal.CanthePresenceofaSurroundingEndometriumDifferentiateEccentricallyLocatedIntrauterinePregnancyfromInterstitialEctopicPregnancy?JObstetGynaecolCan.39(8):-..
[5]T.E.Ackerman,C.S.Levi,S.M.Dashefsky,S.C.Holt,D.J.Lindsay,Interstitialline:sonographicfindingininterstitial(cornual)ectopicpregnancy,Radiology(1)()83–87.
[6]Chi-YuanLiao.Distinguishingbetweeninterstitialandangularpregnancies:Istherearoleforsalineinfusionsonohysterography?TaiwaneseJournalofObstetricsGynecology57()e.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