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都来自农村,双方父母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听别人说,只有在城里买了房,才算真正在城里扎下根。年7月份,我和老公贷款买了一套电梯房,平米,三居室,总价万,首付57万,贷款万,月供元,我承认,买房的时候我有点冲动,就想在城里有个家,但没想到,房贷这么可怕。
看房的时候,置业顾问告诉我,房源不多了,想买要抓紧买,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听了置业顾问的话,我慌了,担心相中的楼层和户型被别人抢走了,就和老公交了订金,当时心想,反正这个钱也可以退,要是不想买了,把钱退了就行,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回到家以后,我和老公仔细算了一下手里的钱,首付款没有问题,但想到每个月还要还多的房贷,瞬间就不想买房了。可看到身边3岁的女儿,又怕不买房,孩子以后没办法上学,而且我和老公看中的这个楼盘,学区非常好,在我们当地可以排进前三名,我妥协了,决定抽空去把购房合同签了。
三天后,置业顾问打电话让去签购房合同,我和老公下了班就直奔售楼处去了,在路上,我问老公:每个月多的房贷,你能行吗?老公勉强的冲我笑了笑,然后对我说:不行能怎么办?还能不买了?不买你又不愿意!听了老公的话,我有点生气,对他喊道:什么叫我不愿意?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我们能有个家?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将来读个好大学,我是为了我自己吗?老公看我生气了,就开始抱着安慰我。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情绪激动,可能是因为自己攒了多年的钱要交给售楼处,自己心里不舍得吧。
到了售楼处,置业顾问看我们到了,就把购房合同摆在了我们面前,看我还有些犹豫,置业顾问就问我们还有什么顾虑吗?我就把觉得房贷太多的事情告诉了她,置业顾问听完,呵呵一下,对我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现在你觉得多是不少,但等过几年,你就感觉不多了,你们还年轻,收入还会增加,而且人民币是贬值的,现在的多,等10年后,也就相当于多,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好几个同事,月供都是好几万,人家也丝毫不影响生活,再说了,房子是会不断升值的,等过几年,不想住了,转手一卖,净赚几十万。
说实话,我被置业顾问的这段话说服了!啥也不想了,合同一签,钱一交,我和老公就回家了。现在来看,这只不过都是置业顾问的销售说辞而已,反正又不是她替我们还房贷,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时间很快,转眼间,就来到要还房贷的日子了,第一个月还房贷,其实没啥感觉,因为我和老公早就把钱准备出来了,第二个月也没啥感觉,第三、四、五、六、七个月也还好,毕竟,那个时候还是有些积蓄的。
直到第八个月,我因为盆腔积液住院了,一个多月没有上班,再加上住院花的钱,瞬间感觉压力太大了,那个时候,我和老公的积蓄基本都已经花光了,没办法,只能找我爸妈借了一万块钱,才顺利把房贷还上。
再后来,孩子要上学,我和老公手里还是没钱,只好又找朋友借了一万块钱。但没想到,没过多久,疫情就来了,刚开始还好,我和老公还有班上,每个月的收入还房贷和日常花销没有问题,但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我和老公都没办法上班了,家里瞬间没了收入,更惨的是,余粮也没了,就这样,我们开始四处借钱,直到后来,亲戚朋友一见是我的电话,连接都不接了。
前段时间我算了一下,疫情3年,我和老公总共借了26万,其中,亲戚朋友借了10万,双方父母凑了10万,支付宝借了6万。虽然现在疫情结束了,但我和老公的收入也大不如从前了,我以前到手能有,现在,老公以前到手有,现在,而且,孩子也越来越大了,花钱也越来越多了,每天一想到这些,我就头疼。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没有买房,我们的日子该有多好过?可现在呢?每个月多的房贷要还,手里的存款也都砸房子上了,天天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挣的钱全都贡献给了这套房子,感觉真不值!
昨晚,我又愁的睡不着了,看了看房贷余额,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还了3年多的房贷,本金竟然只少了几万块,还的都是利息,这不是抢钱吗?真是欲哭无泪,太无奈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贷款买房。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压力太大了,一个人多自由,他们真是看得比我们长远多了!你们觉得是不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