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盆腔炎的小偏方大全

上周有患者留言问:有没有治疗盆腔炎的偏方?这个问题,也是大部分女性朋友们的问题,无论年龄大小,或多或少都有此类困扰。

专家表示,盆腔炎的治疗特别是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周期比较长,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治疗盆腔炎的偏方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1追风透骨散

药方:追地风、白芷、当归尾、赤芍、茜草各30克,透骨草3克,血竭、花椒备l5克,乳香、阿魏、没药、莪术各20克。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粗末,布袋包装,在治疗前先将药物稍用清水透湿后,再隔水蒸热半小时,趁热用毛巾包敷下腹部疼痛侧,每日2次,每次l5分钟,敷毕将药袋晒干,次日再用。每剂药可敷l0次,20日为1个疗程。

适用病症:慢性盆腔炎。

2大黄散

药方:大黄~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视病变范围而定量加入米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下腹部,保持湿润,随时可以加醋,为防止脱落,可用塑料布敷好,加绷带或橡皮膏固定。第3天可重复第2剂。

功效:活血化淤,消肿散结。

适应症:急、慢性盆腔炎,属湿热蕴结型,腰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低热或高热,口渴心烦,尿黄,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而快。

3芒硝大蒜泥

组成:芒硝克(细末),大蒜泥50克。

用法:上药和匀用纱布包好,必要时加入少量温水,和成糊状,敷贴于下腹疼痛处皮肤上,20分钟后皮肤潮红即取下。第3天可重复第2剂。

功效:活血化淤,消肿散结。

适应症:急、慢性盆腔炎,属湿热蕴结型,腰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低热或高热,口渴心烦,尿黄,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而快。

4双黄膏

药方:大黄、黄柏、侧柏叶各60克,薄荷、泽兰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水或蜜调成糊状备用。贴敷下腹部,外以纱布盖E,胶布固定。每日换药l次,敷至治愈为止。

适应症:清热,燥湿,凉血,活血。适用于急性盆腔炎局部发热较甚者。

5艾叶泡姜腹贴

药方:艾叶、透骨草各l50克,乳香、没药、红花各30克,水蛭、血竭各20克,炮姜、香附、苍术、独活、当归、川芎、防风、路路通各50克。

用法:上药粉碎成麸皮状,先以青盐克炒热,再加药物文火炒至灼手,装入20厘米×25厘米棉布袋,于下腹部摩熨,由轻至重,每次约30分钟,每日1次,l个月为1个疗程,下次可蒸可炒。月经期停用。

适应症:急、慢性盆腔炎。

中医食疗偏方

土茯苓、金樱子、石菖蒲

材料:土茯苓5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石菖蒲12克,猪瘦肉克。

制作:清水适量,慢火煲汤,加食盐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本方功效健脾补肾,解毒祛湿。适应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块状根茎,性味甘淡、平,功能健脾、解毒、利湿。芡实,又名鸡头实,性味甘、涩平。归脾、肾经。功效补脾祛湿,益肾固精,涩能收敛,可治白带过多。

《本草纲目》中记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金樱子性味酸平,功能固精补益。上两味组方芡实与金樱子,又名水陆二仙丹,乃古代治遗精白浊,妇女肾气不摄白带妙方。石菖蒲味辛气温,善“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芬之气,利气化浊,祛邪疗带。

其它辅助调理方法1.热敷方将热水袋或者暖宝宝至于患者小腹,进行热敷。这种热敷能够使得体内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这样一来,增强了对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在盆腔炎症早期,通过这种热敷法,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治疗盆腔积液的目的。2.热水坐浴法将坐浴盆置于坐浴椅上,倒入适量坐浴液(浴液量为盆子容量的一半为佳),调节浴液水温(40~45℃为佳),坐浴15-20分钟,之后卧床休息。通过热水坐浴的方法,可减轻盆腔充血,达到消炎、镇痛及局部清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盆腔患者的康复。3.运动法

出现盆腔积液多由于盆腔炎症。从某一角度来说,盆腔器官感染炎症,和其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降低有一定联系。长期保持适量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身体的抗炎能力得以加强。从而,盆腔积液也随之慢慢好转。

此外,多食用鸡蛋、豆腐、菠菜等营养食品也由于病情的治愈。

小编提醒:

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具体病症,具体分析,中医讲一人一方,小编建议:医院检查化验后,再验方。

⊙免责声明:本图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赞赏

推荐|最实用的个神奇秘方,大公开,治一个好一个,转发一次,救人无数!爱心接力!

如何查找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xgc.com/pqjyys/92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