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体T:36.8℃;P:次/分;R:20次/分;BP:/99mmmHg。骶尾部可见皮肤破溃;双下肢水肿,以左下肢明显。专科情况:骶尾部可见皮肤破溃,范围约9×9cm,创面边缘呈暗红色,创面附着黑色焦痂,肛门侧焦痂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深及骶骨。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6.12×/l;红细胞:4.38×/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中性粒细胞比率:81.7%;淋巴细胞百分比:11.9%,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6.0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00g/l。C反应蛋白:39.9mg/l。生化全项:白蛋白29.93g/l;血糖:18.7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52mmol/l,甘油三酯:0.89mmol/l。脓培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敏感,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双下肢动脉硬化多发斑块形成,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骶骨CT:骶后皮下软组织渗出伴积气,考虑炎症。心脏彩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房扩大,二尖瓣返流(轻+),三尖瓣返流(轻),主动脉瓣返流(轻+),左室舒张功能减低(I级),少量心包积液。盆腔CT:左侧股骨粗隆间、左侧耻骨骨折,肺CT:左侧第6-9肋骨、右侧第2-4、6、9、10肋骨骨折,部分断端略移位,可见骨痂形成,双侧胸腔积液,骨质疏松。
入院后诊断:骶尾部IV期压力性损伤、2型糖尿病、脑萎缩,双侧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右中心型,左混合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左侧耻骨骨折、低蛋白血症、双侧胸腔积液。入院后当日即行“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清创术”,尽量保留了创面的间生态组织。并应用降糖、抗感染、扩张血管,补充白蛋白,利尿等药物治疗,住院期间,血糖波动在4.1-10.3mmol/l。创面局部超声清创、应用美宝再生医疗技术规范换药、蓝光及红光光子治疗,并配合负压伤口治疗,患者好转出院。入院时患者局部情况:骶尾部可见皮肤破溃,范围约9×9cm,创面边缘呈暗红色,创面附着黑色焦痂,肛门侧焦痂脱落,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深及骶骨
清创术后1天,尽可能地保留了创面的间生态组织,骶骨暴露,有少许脓样分泌物,开始超声清创,光子治疗,每日美宝规范换药
应用美宝规范换药8天后,创面组织转新鲜,肉芽生长好,创面逐渐填充变浅,创面约7*8cm
年1月16日:应用负压伤口治疗
年1月30日:负压作伤口治疗二周后创面情况,肉芽新鲜,创面约7×7cm,近半周皮下有潜腔,约1.0-2.0cm,改为美宝规范换药。
年2月24日:应用美宝规范换药后,肉芽逐渐填充创面,潜腔逐渐消失
年3月2日:应用伤口负压治疗1周肉芽生长良好,创面约4×5cm,患者好转出院,门诊换药
年3月6日:创面约4.0×5.0cm,肉芽生长良好,创缘色泽由暗红转红润(患者家属供图)
年3月13日:创面约4.0×5.0cm,肉芽长生好,创面红润(患者家属供图)
年3月16日:创面逐渐缩小至3.0×3.5cm,创面部分上皮化(患者家属供图)
年3月20日,残留创面大部已近上皮化(患者家属供图)
年3月29日,创面缩小至3.0×2.0CM,创面已近上皮化(患者家属供图)
年4月3日,创面缩小至3.0×2.0CM,创面已近上皮化(家属供图)
年4月12日,创面缩小至2.5×1.5CM,创面已近上皮化(患者家属供图)
年4月28日,创面逐渐缩小,已近愈合(患者家属供图)
年5月6日,创面基本愈合(患者家属供图)
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