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妇被护士错发打胎药之后,肚里5个多月

  焦丽(化名)肚子里5个多月的孩子,最终还是流产了。她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在她看来,这个孩子本可以在这个冬天平安降临,她把意外归罪于那粒不该吃下去的药丸——流产前一个多月,上海浦东妇幼保健院护士将打胎药当成保胎药发给了她。

患者讲述这段经历↓↓↓

■一切从入院保胎开始

7月1日,怀孕不到4个月的焦丽在丈夫的陪同下,走进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例行检查,并挂了特需专家门诊。当天的B超检查显示,其子宫内有11mm的盆腔积液。

  

关于盆腔积液,夫妻俩立即通过医院医生了解,“怀孕时出现小量的盆腔积液应该多注意检查,安心静养就能吸收掉。”

 

不过,浦东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医生告诉他们,这个情况非常严重的,建议住院治疗保胎。由于是第一次怀孕,与家人商量后,他们选择听取专家医生的建议,决定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初始,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就是不停挂水输液。然而,7月3日早上7点,焦丽开始浑身发烫发痒,全身突起多处红色疙瘩,像是药物过敏。

  

8点后,医生查房后停掉了所有的挂水药物,并重新开了药物。就是这天上午,医生为其开了保胎药“地屈孕酮片”及其它抗过敏药物。

■护士发了打胎药当天下午4点,护士开始到病房发药,发给焦丽的是一粒已被剪下来的白色药片,从包装背面看不清药品的全名,仅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米”字和半个“酮”字。

▲焦丽丈夫出示当时拍下的药片包装图片

这也是其住院三天来要服用的第一粒药片。拿到药片后,因没有看清药名,焦丽就问护士:“这是什么药,没有拿错药吧?”“是医生开的,没有问题。”护士回答。“她当时忙别的病人,头都没有回过来看我们一眼。”焦丽清楚记得。

  

尽管护士很忙,不放心的她和丈夫还是先后问了发药护士4遍,再三确认是不是给自己吃的。“护士说没有拿错,并且和我说要在饭前或者饭后一个小时内吃。”护士离开病房后,多一个心眼的丈夫把药片的背面用手机拍了下来,焦丽这才放心地把药吃了下去。

  

几分钟后,丈夫又特意去了趟护士台,询问药的名称,并告知值班的几个护士,刚才妻子的药只能看到一个“米”字。听到这个字眼,一名护士神色大变,立即和另外三名护士冲到了药房找寻药物的外壳。从垃圾桶找出药壳后,护士明确地说:药发错了,是打胎药。

  

当丈夫将这一情况告诉焦丽后,她的身体似乎被抽空,瘫坐到了病床上。   

“当时,我整个人都在发抖,脑袋里一片空白,心里很怕很怕,心想,我的孩子会不会受到伤害?”丈夫也不知所措,一个劲地问她们怎么办。

■紧急处理喝水催吐据焦丽提供的7月3日院方的护理病程记录中显示:16点18分,发现药物发错。立即拨打了值班护士长及值班医生的电话;16点20分,护士长、值班医生、主任及行政总值班到场……   

“这些医生来了后,一直在讨论怎么处理,这10多分钟我非常忐忑不安。还是我自己提出了,我能不能自己压喉催吐。”   

焦丽试图用手进行催吐,但因为全天都没吃东西,催吐没成功。   

此时,有人建议洗胃,但该院没有此设备,最终在场的几名院方医生决定,马上转院到川医院,陪同一起过去的还有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和护士长。   

医院后,急诊室医生不同意洗胃,理由是,焦丽当时怀孕17周,洗胃会引起严重的宫缩及其它突发情况,建议焦丽喝水催吐。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焦丽喝下三升水(6瓶矿泉水)进行催吐。   

“当时我整个人精神都崩溃了,因为身体很虚弱,平时忌口连凉水都不喝,但就这么咬牙灌下去3升水,边喝边吐。”   

谁也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真的能将吃下去的错药吐出来,只看到焦丽因难受痛苦而掉下的眼泪,但为了肚子里的宝宝,焦丽依然在努力地吐。   

半个多小时后,漫长的催吐才结束,但连续的灌水催吐后,医生还是无法回答还有多少药物残留。没有别的方法,医生最后从焦丽静脉抽了两管血,连同催吐物一起带回了妇幼保健院。    

当晚焦丽继续挂点滴保胎治疗。■近两月后孩子没了    7月3号晚,回到浦东妇幼保健院的对焦丽和家人彻夜难眠。输液时,焦丽的肚子突然一阵一阵地痛,不时反胃呕吐,阴道也出现少量出血。于是,医生在夜里又加了抗过敏的药物。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医院方自始至终没有说明药物对腹中胎儿是否有损害,也没见到任何的检查报告。   

被服错药后,焦丽开始担心孩子出生后会出现先天性疾病。   

7月18日,她到上海交通大医院做了“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报告”,证明胎儿并没有这方面的染色体疾病。   

7月21日在浦东妇幼保健院医生的极力建议下,焦丽出院了。   

此后,焦丽完全放下了工作,在家养胎,父母也专门从外地赶到上海照顾。   

8月22日,焦丽到浦东妇幼保健院第三次例行检查发现,出现了羊水量少的情况。当时的诊断报告显示:“胎儿两肺信号稍偏低,少量心包积液,少量腹水,羊水量少。”   

突然的变故,让焦丽一家人再次陷入了恐慌,她也再次被安排到浦东妇幼保健院住院进行保胎。   

8月29日,此前所有的担忧,不好的检查信号化为现实的残忍——孩子流产,怀孕23周的焦丽保胎失败。   

浦东妇幼保健院的出院小结中记录道:患者8月29日保胎失败,胎儿及胎盘组织娩出。   

焦丽说:“小孩生出来时,还是有呼吸的,但太小,医院说救不了。”   

孩子早产死亡,焦丽的精神和身体都遭受了极大的打击,此后两个月一直在休养调理。

▲焦丽和丈夫(左一左二)接受记者采访

■吃下去的到底是什么药? 在无奈接受失去孩子的事实后,焦丽一家多次与浦东妇幼保健院进行交涉,一方面希望能看到当初催吐物及血检的结果,一方面也希望院方能对“发错药”给个合理的说法,但每一次都被院方以各种说辞推托掉。

  

通过多方核实,获悉该小山头LOGO正是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的LOGO。而在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内,记者再次查询对“国药准字H”字样进行查询,显示为:药品名“米非司酮片”,又称米索前列醇片,规 格:25mg6s/0.2mg3s(粒),国药准字号:H003。

  

■这粒药有什么影响? 记者咨询了红房子、国际妇婴保健院、上海医院的多位妇科医生,得到的回复是:“米非司酮片”是目前几种药流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与米索前列醇配合使用打胎效果极好。   

只吃一粒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对此,专家们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大家都认为,影响肯定是会有的。医院的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医生说:“这药的药性还是挺强的,起到软化宫颈的作用。当然如果有具体检测更有说服力。”   

根据该药品的说明书中记录。用药人群为:除终止早孕妇女外,其他禁服。用药用量为:口服25-50mg,一日两次。   

药代动力学为:本药口服吸收迅速,半合成及合成米非司酮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5/0.81小时,血药峰值分别为0.8mg/L和2.34mg/L。其中,说明书中还明确标注有:本药品有明显“首过效应”,口服1-2小时后血中代谢产物水平已可超过母体化合物。   

而当天,焦丽吃下该粒药超过一小时才进行了催吐,在回到浦东妇幼保健院后,当晚就出现了肚子疼痛,阴道出血的情况。■药究竟是怎么拿错的? 焦丽向记者透露,给她拿错药的小护士是刚入院不久的,而且现在还在正常工作。当时与焦丽同病房的有几个是来打胎的,她怀疑护士把别人的药错拿给了她。   

焦丽后来了解到,“一粒药要经过三个医生和护士的手才能到患者这里。”

▲焦丽和丈夫(左一左二)接受记者采访   

   

在护士发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这是临床和护理上的一个名词,就是要提醒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核对。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时查、操作后查;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如果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的工作原则进行,想发错药也很难。而据焦丽回忆,当时病房内虽然有多名病人,但周围打胎的病人发的都不是一粒药,而自己吃保胎药只吃1粒,若是错把别人的药拿给了自己,这也是说不通的。

■院方回应:只是个医疗过失 

报记者一行来到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在了解在记者的采访意图后,院方安排了综合办公室潘主任、医纠办公室陈科长及妇科丁主任等对此次事件进行了说明。   

院方首先承认,发错了药,医院存在医疗过失。院方向记者提供一份说明材料中记录:患者(焦女士)因“孕16+周,阴道出血三天”于7月1日入院进行保胎治疗。7月3日,护士误将米非司酮作为保胎药发给患者服用。   

然而,医院同时表示,吃错这粒药与焦女士的小孩流产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存在因果关系。

  

院方表示,在发生了发错药事件后,院方除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补救措施外,先后多次组织院方专家进行了会诊,最终院方在7月得出的结论是:误服下的这一粒米非司酮片可能部分吸收,对早孕可能有一定影响,但焦女士当时孕期16周,胎儿器官已形成,对胎儿影响不大,可继续保胎治疗。

▲焦丽告诉记者,医院给元赔偿 

   

据介绍,事件过后,院方对当事护士做出了停职检查处理,同时要求全院各科室开展了整改讲座吸取经验教训。   

目前,院方表示还在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希望借助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患者达成调解共识。院方还表示,患者也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

心疼宝宝和母亲,同意点赞!

来源:新闻晨报(shxwcb)、我要投诉(woyaotousu)、周到上海App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白癜风有治好的嘛
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xgc.com/pqjyzd/8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