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女,43岁,已婚。
患者来源:南京忠泽堂中医门诊,
年6月3日初诊。
患者自述:
月经过多3年余,加重半年。每次行经2~4天,量多如注(平均1个多小时换纸1次)。无腰腹部疼痛,月经周期尚正常,经前3天乳胀。经熟人介绍到诊所接受治疗
B超检查:
后壁肌层内见数个低回声团,大小分别为:24mm*18mm,32mm*21mm,8mm*12mm,形态呈卵圆形,边缘规则,CDFI显示其周边见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右侧卵巢内可见一大小16*16囊性区,
左侧卵巢内可见一大小约28mm*21mm,透声不良囊性区。
右侧附件区可见宽约9mm迂曲管道状低回声带
盆腔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最深径约12mm。
西医诊断为:
1、多发性子宫肌瘤;2、右侧卵巢囊肿;
3、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4、盆腔积液。
接诊时:舌质暗红,苔黄,脉弦(82次/分)。
中医辩证诊断为:湿热血淤证。
治疗方法:中采用贴敷排毒疗法+一人一方中药茶包+中药消癥栓
操作方法:
中医贴敷排毒疗法每月1次,中药宫瘤清茶包连续服用3个月,内置栓每月用两粒。
康复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B超复查:较大的肌瘤缩为2.0cm×1.8cm;右侧卵巢囊肿消失;左侧卵巢囊肿1.4*1.2cm;盆腔积液消失。
继守原方案治疗。9月初再次B超复查,肌瘤及囊肿块均消失。妇科检查亦未发现异常。共治疗80多天。
艾美呀·曹医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