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
1.促排卵前,必须进行一次B超检查,主要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膜厚度、肌层回声情况,及有无子宫肌瘤(类型、大小)、腺肌瘤、腺肌病、内膜息肉、内膜增生异常和内膜过薄等病理子宫现象。
2.卵巢刺激前必须进行一次B超检查,主要观察双侧卵巢大小、位置,有无病理性卵巢征象,卵泡数量等,明确没有诱发排卵的禁忌证,选择合适的诱发排卵方案。
3.进入COS周期后,在卵巢刺激第4-6天左右开始,按照卵泡生长规律进行连续B超监测。
4.取卵后的第三天,甚至在第五天进行评估,包括一个完整的体检检查、测量腰围、体重、盆腔超声检查卵巢大小、是否有腹水。此外,进行评估红细胞压积、肝酶、肾功能检查评估。如果患者表现出早期的OHSS的迹象,应采取谨慎态度,冻存胚胎避免妊娠。
5.控制2枚以内移植,提倡单胚胎移植。
6.卵巢刺激后注意监测子宫原有病理改变在卵巢刺激过程中有无变化。
7.在超声监测时联合激素(包括雌二醇、孕酮和黄体生成素)即不能提高妊娠率和获卵数,也不能降低OHSS发生率。
二、性激素
1.月经周期第3天(2~5天)查性激素6项,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2.抗苗勒管激素,月经周期任何时间可以检查,育龄期女性AMH正常范围2.2-6.8ng/mL。AMH值0.5-1.1ng/m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AMH值0.1-0.35ng/mL提示已处于绝经期水平,AMH值8ng/mL提示PCOS,AMH值10ng/mL时OHSS风险明显增加。HbA1c)。
3.双侧卵巢窦卵泡数,AFC≤5个提示为卵巢反应低下;AFC6-10个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不良,一侧卵巢AFC≥1为多囊卵巢。AFC不是必须监测指标。
4.促甲状腺激素,妊娠前TSH值为1.5-2.5mIU/L,妊娠早期TSH正常值2.5-4.0mIU/L。
5.血清E2测量时间点:COS启动Gn时常规检测,协同FSH、LH评估降调节效果;HCG扳机日常规监测,推测卵泡成熟水平及OHSS可能;特殊患者常规监测,如PCOS及卵巢反应不良,监测E2水平评估卵泡生长。
6.血、尿LH测量时间点:OI时监测LH水平,结合卵泡大小评估排卵时间,排卵经常发生在监测尿LH峰后18-24小时;COS启动Gn时常规检测,评估降调节效果;卵泡直径12mm时检测LH水平,监测早发LH峰;HCG扳机日应常规检测,血LH峰较基础水平升高一倍以上提示可能出现隐匿性LH峰。
7.血FSH:降调节启动前监测FSH,评估降调节效果。
8.血P:评估卵泡晚期否出现过黄素化;HCG日常规检测,协同其他指标确定HCG扳机时间。
9.观察使用促性腺激素刺激2~3天后的效果。偶尔出现早期过度的E2反应,需要立即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了让促性腺激素水平达到稳定状态,通常情况下,最初4~5天的促性腺激素剂量保持不变。一旦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E2水平达到~pg/ml,同时卵泡的大小12~13mm,就采取递减方式开始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一般先减少25%的剂量,某此病例可以降低到启动剂量的50%。递减方案需要通过观察E2水平的稳步上升来评价卵泡生长状况。而接受GnRH拮抗剂促排卵方案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清LH水平,以确保未发生过早黄素化。
三、宫颈评分
月经周期第10天起,视卵泡生长情况进行宫颈口开合、拉丝度、羊齿状结晶观察。未产妇子宫颈外口在围排卵期会扩张,典型者呈“瞳孔征”。
四、子宫内膜厚度
1.在实施辅助生殖过程前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分型、内膜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反复薄型子宫内膜的选择联合治疗,对于宫腔粘连、宫腔积液、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需要个体化处理,对于反复种植失败、不明原因不孕的完善慢性子宫内膜炎检查,对于子宫内膜增生的首选药物保守治疗完全逆转后尽快ART助孕。
2.不建议常规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但是单次超声评估是必须的,以辨别非常薄或非常厚的子宫,指导潜在的低怀孕率。月经第10天阴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决定是否注射HMG/FSH。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期时3-5mm,卵泡直径>16mm时>8mm,卵泡直径18-20mm时9-14mm。注射HCG日,最合适的子宫内膜厚度为9-14mm,子宫内膜形态为A型即“三线征”阳性。
3.GnRH激动剂长方案的第3天子宫内膜厚度大于5mm,即子宫内膜厚度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下降相关。与从第3天开始促排卵的周期相比较,待子宫内膜脱落后启动周期,即推迟3~4天的周期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五、子宫动脉血流测定
正常
黄体期
不孕症
正常早孕
早孕期双侧
流产
正常中孕
妊高症(早发型/中间型/晚发型)
RI
<0.85
<0.84
>0.89
<0.68
<1.5
>0.85
<0.53
>0.78±0.09/>0.73(>0.56)/>0.58
PI
<3.0
<3.0
>3.5
<2.5
<4.5
>2.5
<1.0
>1.5
S/D
<8
<8
>8-
<6
<12
>8-
<3.0
>3.0
六、扳机时机
1.扳机时间需考虑生长卵泡群大小、扳机日激素水平、刺激持续时间、患者经济水平、前一期经验和本中心数据等,多数情况下是在几个优势卵泡达到16~22mm之间。
2.HCG扳机,通常HCG剂量0-IU。注射hCG的第2天监测血清E2、hCG水平、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单独使用GnRH激动剂或双重hCG/GnRH激动剂激发排卵的患者,应同时测定血LH水平。血清hCG和LH水平是确保hCG和GnRH激动剂已经正确使用的质量保证。OI周期,在监测LH峰情况下等候其自行出现LH峰或卵泡成熟时注射HCG。COS周期,主导卵泡中有1个直径18mm或3个17mm时,结合雌激素水平,适时给予HCG。
3.GnRH-a扳机:在非垂体降调节促排卵周期(如拮抗剂/微刺激方案)中有多个卵泡发育时,为预防OHSS发生,可以GnRH-a激发内源性LH峰。
七、取消周期标准
1.进入OI周期后,目标是获得一枚优势卵泡,配合同房或IUI得到活产。当OI3枚优势卵泡(卵泡直径≥14mm),建议取消该OI周期同时严格避孕,或改行IVF治疗。
2.未观察到合理的hCG或LH水平情况,再次给予hCG或GnRH激动剂,并在第二天评估血清E2和hCG水平,如果E2水平出现超过30%的下降,这是一个不良的IVF结局预兆,应考虑取消周期。
3.使用GnRH拮抗剂方案患者月经周期第2天和应用GnRH激动剂长方案患者月经周期第3天要进行基础血液检查和盆腔超声监测。正常基础参数包括FSH小于13IU/L时,放射免疫法E2小于75pg/ml和孕酮小于1ng/ml。盆腔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AFC和是否有卵巢囊肿存在。基于这些数据,最后重新确定方案以及促性腺激素的启动剂量,以取得最佳效果。对FSH和E2水平升高的患者可以取消周期或采用口服避孕药处理两周的延期治疗。黄体期给予雌激素处理,随后的IFV周期中应考虑使用GnRH拮抗剂。
4.对于hCG日E2水平大于0pg/ml,或者hCG后一天E2水平超过pg/ml的患者,应密切监测OHSS的症状和体征。卵巢刺激至少2%发生中度OHSS,至少0.1%发生重度OHSS,早发型OHSS发生在hCG注射后9天内。如评估出现重度OHSS风险,应向患者交代病情并征求意见,患者可以有三种选择:放弃本周期,全胚冷冻,改变其他方案(如coasting方案,非降调周期以GnRH-a代替HCG扳机,低剂量HCG扳机等);如发生中重度OHSS应住院治疗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5.卵巢囊肿的处理是根据其大小的稳定性、已知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及分泌雌激素的情况,如果出现一个小的、简单的囊肿,同时E2水平低于70pg/ml,不建议取消周期;而出现伴有E2水平升高的功能性卵巢囊肿会对IVF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取消周期、使用3~5天GnRH拮抗剂直到卵巢囊肿吸引或采用口服避孕药治疗2~4周。
6.卵巢刺激前后注意监测输卵管积液和宫腔积液。发现有明显输卵管积液时,应积极治疗;发现有宫腔积液时建议放弃本次IVF周期。
7.不建议仅依据子宫内膜厚度来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ART妊娠结局或取消胚胎移植周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