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解读超声诊断宫内宫外复合妊娠一例

患者女,27岁,孕2次,足月顺产2次。停经55d,腹痛2次。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年12月5日,停经35d自测PPT阳性。入院前4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医院B超检查示“早孕”,余未见异常。疼痛持续数小时自行缓解。入院前4+h,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下腹胀痛,于我院门诊就诊。

宫颈举摆痛,子宫平位,约40d孕大小,质软,压痛,左附件区压痛,增厚,右附件区未扪及包块。超声检查(1月30日):子宫大小约7.8cm×5.3cm×4.6cm,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见孕囊,大小约1.6cm×1.0cm×0.9cm,囊内见胎芽长约0.4cm,有原始心管搏动。子宫左后方探及范围约5.9cm×3.5cm×2.6cm的不均质稍强回声与左卵巢紧贴,其内见大小约0.7cm×0.5cm×0.4cm厚壁囊性暗区,暗区内见一直径约0.3cm的圈状稍强回声,CDFI:暗区周边见条状血流信息。右卵巢正常大小。子宫前、后方分别见深约1.1cm、1.6cm的游离液性暗区。

①早孕;②子宫左后方异常回声:异位妊娠?黄体破裂?③盆腔积液。临床以“①早孕,②腹痛待诊”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于2月3日复查B超示:宫内见孕囊,见图1,囊内见胎芽长约0.7cm,有原始心管搏动,紧贴左卵巢内侧探及大小约2.3cm×1.9cm×2.3cm的不均质稍强回声,其内见孕囊大小约0.9cm×0.7cm×0.7cm,囊内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回声,见图2、图3,子宫前、后方分别见深约2.2cm、2.4cm的游离液性暗区。

①早孕,②左附件区异位妊娠,③盆腔积液。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症,于年2月4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吸宮术+剖腹探查术,吸刮出绒毛及蜕膜组织送检,剖腹探查术中见:盆腹腔积血+mL,子宫正常大小,左卵巢上见1cm破口,破口处见绒毛组织及血块包绕,左输卵管及右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行左卵巢妊娠清除术,病检示:(宫内物)蜕膜及绒毛组织,(左卵巢)送检血凝块中查见绒毛组织。术后诊断:①早孕,②左卵巢妊娠。

此例为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十分罕见,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1∶。依据宫内、宫外妊娠发生的时间,可将其分为异期复孕和同期复孕两种。异期复孕是受精卵在子宫着床以后,卵巢内卵泡发育并排卵、受精,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内。同期复孕是两个受精卵或卵子受精后分裂成的两个独立的分裂球,分别着床于子宫内或子宫外所致。

异位妊娠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输卵管炎症:流产和分娩后感染往往引起输卵管周围炎;②输卵管手术史;③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可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④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⑤避孕失败;⑥其他如子宫肌瘤等可压迫输卵管,影响受精卵着床,上述因素增加了异位妊娠的可能性。该患者有2次分娩史,可能是导致其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主要因素。

宮内宫外同时妊娠宫内胚囊较小时,应注意确定有无卵黄囊和胚囊滋养层周围血流,这是与宫外孕宫内囊性蜕膜所形成的假胚囊的鉴别要点。超声检查疑为早孕的患者时,确定为宫内妊娠后,应再全面仔细检查双侧附件区结构,子宫直肠凹有无积液,以尽早发现宫内宫外复合妊娠,若宫外发现孕囊结构,又探及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时,超声诊断宫外妊娠为特异性。还应注意结合其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与以下疾病鉴别: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等。我们超声科医生应该提高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可能性的认识,对于生育期妇女,有剧烈腹痛时,不论何种情况,均应考虑到异位妊娠的可能。

来源:医学信息年10月第26卷第10期(上)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xgc.com/pqjyzl/8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