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非物资文化遗产也应分级
管理体制需要理顺 (以下简称“记”):目前广东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处境如何? 杜佐祥(以下简称“杜”):我们压力很大,身处窘境。 第一,人们对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认识普遍不足,没有充分斟酌如何让这类宝贵资源和经济文化发展相互融会与增进。有些地方热衷于弄花架子,做个声势,而长时间投入不够,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第二,保护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相当大。偏僻地区在保护上力不从心,但恰恰是在那些地方,非物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可我们对那些地方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几近是任其自然。 第三,忽视了对原生态的保护,只对表演有热忱,可是非物资文化遗产并不只意味“表演”。比如说,有些地方为了弄经贸洽谈,配合甚么节庆,表面上弄得大张旗鼓,临时喊上几个农民,演出些假古董来,却忽视对非物资文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化遗产内涵的发掘和研究。 第四,由于广东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蕴涵量非常丰富,光是舞蹈就有几百种,散布广,点多而散,价值还挺平均,这就给保护带来一定困难。根本就不可能针对某个项目拿出特别多的钱来。 第五,山区、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这也让民间艺术的表演者、传承者老龄化,没有办法更新。我们前年到文化厅扶贫的普宁村庄里蹲点,偶然发现祠堂里有几面积满了灰尘的破烂不堪的锦旗,1问,这个村上世纪90年代之前,英歌舞的表演红火得不得了,可以到省里去拿奖!但现在人们对这段历史已完全失忆了。 第六,专门人材缺少,研究气力没能整合起来,大学也研究、协会也研究、个人也研究、研究所也搀和,但大家做了大量重复的工作,浪费了热忱和精力。 第七,管理体制相当混乱。文物是分级管理,但非物资文化遗产却没有分级,不知道该投靠到哪一个部门去。比如说这次的广东凉茶申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迟到的事,就是由于它跑到食品协会去申报去了,结果跑了弯路。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也非常不规范,文化部门评,轻工业部门也评,民协、文联、经贸委的一些协会也评,说起来大师1箩筐,但我们没有分级别,没有去用心扶助管理,实际上有没有改良“大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都很难说,不解决这些问题,酷爱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社会风气很难构成。 保护中心近期挂牌 记:有甚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杜:我们已将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列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内容。比较常规的思路是,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专家委员会、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申报普查,并出台相干法律法规条例。下一步还要开始立项,拨出经费扶持重点项目和艺术家。民间工艺已不能成为老艺人们的谋生手段,我们会专门给补助进行资助,并增多展现展演,让那些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参与者、传承人体会到荣誉感,也增加社会对此白癜风可以治疗吗的了解和关注度。我们还将在省群艺馆建立一个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近期要挂牌,并投入20万元经费聘请工作人员,再投入180万元增加基础装备。 记:这和中山大学的非物资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甚么区分呢? 杜:中大的研究机构更多是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我们代表政府职能,是政府宏观运作的实行机构。具体的资金投入还包括,每一年再投入150万元普查申报工作经费,等到全国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名录公布以后,广东省财政还将对重点项目进行投资扶助。 记:去年全省弄了许多大规模的民间艺术展演,许多就是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但有人抱怨说,参加展演的农民们误工却没有得到补偿。 杜:对保护和宣扬非物资文化遗产,我们希望各个地方实事求是。而省里搞的活动都有补偿,比如去年的国际旅游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