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超声分享42

继签回李根后北控再爆大消息 http://www.renshenglun.com/mlnx/5842.html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胃肠超声学组病例分享

作者:董嘉文∣毛建强

单位:浙江省医院

一、简要病史:

患者刘某,男性,44岁;

腹胀、隐痛不适半月;

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半月,偶感腹痛,位于右下腹,程度较轻,呈阵发性,发作时持续2-3分钟自行缓解,2-3次/月,无恶心呕吐,无呃逆反酸,无呕血黑便,未经诊疗。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心、肝、肺等重大脏器疾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腹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触诊阴性,移动性浊音可疑;

超声所见:肝胆胰脾脏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征象。

附见:腹腔内腹膜广泛增厚,探及中—大量液性暗区,较深处约58mm,暗区透声欠佳,可见带絮状弱回声;右下腹探及阑尾,外形增粗、肿胀,直径达22mm,管壁增厚,厚约8mm,腔内可见积液暗区,头部可见一孔洞与腹腔相通。

超声诊断:腹膜假性粘液瘤病(来源于阑尾粘液囊肿穿孔可能)。

影像所见:阑尾增粗,内见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腹、盆腔见片状低密度影,肠系膜混浊增厚,可见小结节状高密度影。

影像诊断:阑尾增粗伴腹膜假性粘液瘤,考虑阑尾源性粘液性肿瘤,恶性倾向。

为明确腹水性质及缓解症状,予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共抽出5ml淡血性果冻样物质,予以化验。(腹水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培养无细菌生长)。

手术过程: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打开腹腔,见腹腔大量胶冻状粘液,回盲部黏连,结构不清,术中予黏连松解,解剖复位、排列,顺结肠带找到阑尾,见阑尾外形增粗、肿胀,阑尾头部穿孔。回盲部肠管水肿。切断并结扎阑尾根部,电灼阑尾残端,再逐段结扎切除阑尾系膜及阑尾动脉,至阑尾完整取出,送快速冰冻,提示:(阑尾)单纯性黏液囊肿,伴头部穿孔。(根部切缘)阴性。将蒸馏水反复冲洗腹腔,吸净腹腔积液,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包扎切口,术毕。

1.阑尾恶性肿瘤:超声图像为阑尾增粗,管壁不均匀性低回声,层次不清,阑尾腔内可有少量积液,彩色多普勒显示管壁丰富的血流信号。部分不能显示阑尾正常结构,代之以回盲部不均质包块,边界不清,多伴腹水,可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

2.结核性腹膜炎:临床常有低热、盗汗、腹痛等症状,超声表现为腹腔内探见程度不等的液性暗区,内可见粘连光带,腹膜可见弥漫性增厚,可伴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3.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急性起病,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等症状,查体右下腹压痛。超声表现为右下腹阑尾形态增粗、管壁增厚,腔内积液,严重时发生穿孔,可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征象。

阑尾黏液囊肿较少见,手术切除的阑尾标本中占比约0.4%。阑尾的成熟细胞主要是黏液细胞,在黏液细胞尚有功能时发生梗阻,使分泌的黏液不能及时排除,黏液积聚使阑尾腔形成囊状扩展。阑尾黏液囊肿发病率低,起病缓慢,腹痛为隐痛,无急性感染时,症状和体征似慢性阑尾炎,常难以诊断,可在体检影像检查中偶然发现,且阑尾黏液囊肿由阑尾病变而来,易误诊为常见的阑尾脓肿及阑尾炎性疾病。阑尾黏液囊肿病例中,约有10%为恶性型,属于真性肿瘤。黏液囊肿一旦破裂,囊内黏液及黏膜上皮溢入腹腔,种植于腹腔的上皮细胞均能不断的分泌黏液,造成腹腔脏器的广泛粘连,形成腹膜假性黏液瘤。手术后容易复发,或者发生腹腔种植等恶性行为,一般不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多数患者因肠梗阻或肾衰竭死亡。

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表现特点:1.右下腹阑尾区均可探及异常包块;2.包块可呈圆形、椭圆形、条形及分叶状,边界清晰;3.无正常阑尾壁3层结构,外壁光滑,囊壁不厚,少数囊壁可表现轻度增厚;4.包块呈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内透声差,可见絮状弱回声漂浮,是由于粘液样物质浓缩形成;5.部分混合性包块的实质部分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多数包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对于超声影像显示右下腹阑尾异常病变伴有腹腔局限性、包裹性或者广泛游离性积液,尤其积液透声不佳时,需考虑到阑尾粘液囊肿可能,可根据阑尾病变程度及与周围腹腔伴随病变的关系判断,同时要与阑尾穿孔脓肿相鉴别,两者超声影像相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xgc.com/pqjyby/91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