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人注意了体检查出这13种病,听着可

每年体检总能查出各种小毛病

不少人为此惴惴不安

其实检查单上有些看着吓人的名词

不少都不用怎么治

快别自己吓自己了

1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个体检下来

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

这时很医院问医生

“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癌?”

“吃点什么药才能‘消灭’增生”

其实,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疗

在医学上,有些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最典型的莫过于经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经前乳房会特别不舒服,感觉胀胀的,还有点痛,但生理期过了胀痛就渐渐消失。

另外,一些女性为了凸显“好身材”,内衣经常会穿得过紧;亦或是最近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心情比较郁闷,精神压力比较大,同样也会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正常的生理现象,无特别的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另外,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2

宫颈糜烂:只是名字吓人

“糜烂”一词威力巨大

第一次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

脑中已经脑补出“宫颈开始慢慢溃烂、发臭

进而波及整个子宫”的可怕画面

其实,这只是医学名词史上一个大失误

在国际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取消了这个称谓。它的真身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宫颈糜烂是女性一种正常生理改变现象,并不能称之为病,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所谓“糜烂”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许多女性被街边小广告忽悠,通过所谓“物理治疗”处理宫颈糜烂、宫颈炎,弄得不好还会引起无谓的感染,钱包受伤的同时还伤身,简直是大整蛊!

3

子宫肌瘤:多数都相安无事

“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

其实,此“瘤”非彼“瘤”

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

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几乎三分之一的妈妈级人物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觉察,偶尔做B超才发现。

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一旦子宫肌瘤的数量或者大小超过一定标准,医生才会建议手术切除。

4

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消化不良

据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80%-90%

在医院,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

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医师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

所以,几乎大多数人都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疗。如果饭后出现饱胀、消化不良时,吃点多酶片、多种益生菌即可缓解,并不需要担心。

5

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

另一个体检“高频”疾病就是——甲状腺结节

很多人体检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

认为要马上治疗

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

之所以很多人都有甲状腺结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B超技术的进步,连3毫米的结节都可以看到。

事实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不必担心,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

6

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一听到有“骨刺”就立即想到拔刺

欲把刺弄掉而后快

甚至常常会和“骨裂”联系到一起

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

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

骨刺其实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

骨刺即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大多数骨刺并不用治疗,要治的话就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发病——骨性关节炎,比如进行减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及药物止痛等。

7

心脏早博: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时

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

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

这种情况被称为“心脏早搏”

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

认为要立即治疗

事实上,花了一大堆钱,治了一个本无需治疗的病

注意: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

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

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不用治。即使要治,最好的治疗不是用药,而是应积极化解、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这些人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饮品;正常作息,少熬夜。而如果心脏早搏症状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心律失常药对症治疗即可。

8

盆腔积液:3厘米以下不用治

“盆腔积液”听起来非常可怕

其实人体的盆腔、腹腔并不是干巴巴的一块“土地”

腹膜、大网膜、肠管等都会分泌一些液体

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组织的作用

而“盆腔积液”仅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更确切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

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

那如果稍微多于3cm呢?如果是排卵期、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但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异常,即使稍微多于3cm也不必大惊小怪。

9

单纯性肝囊肿: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

就像得了肝癌一样

其实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

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

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

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

肝囊肿临床最常见的是单纯性肝囊肿,主要是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是肝脏良性的病变。

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无任何明显症状。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但有必要定期(每隔6个月或12个月)到医院做B超复查。若大于5厘米以上,医院接受治疗。

10

痔疮:几乎人人都有

俗话说“十人九痔”

据调查,25岁以上的人群,70%~80%有痔疮;

40~50岁的人群,90%有痔疮

痔疮其实就是“血管性肛管垫”

排便困难、排便次数过多或过少、久坐的人,都容易引发痔疮。痔疮的症状主要是出血、脱垂、疼痛、肛门异物感。

一般来说,本身“火旺”体质的,饮食不当、熬夜而“上火”或脾虚体弱的人较容易长出痔疮。只有出现合并出血、肛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如果确实已影响工作、生活时,才需要治疗。只要平时无症状,完全可以不用治疗。

11

飞蚊症:眼睛的正常衰老

随着年龄增加,很多人都会出现飞蚊症

眼前常出现如发丝、灰云、小圈、蚊虫、苍蝇、小黑点、线条

甚至一幅图画等黑影

眼睛本身不痛不红,不影响视力

临床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飞蚊症发病率达60%以上

其实飞蚊症是因为玻璃体的老化

再加上用眼过度、疲劳等引起的

人在年轻时,玻璃体保持均匀的凝胶状,但到了40岁以后,凝胶状玻璃体逐渐变成水样,出现液化空间,随着眼球的转动而摇晃,眼前就会出现黑影。因而,飞蚊症的医学名称是“玻璃体混浊”。

事实上,大多数飞蚊症患者眼里的小黑点属于“普通蚊子”,是生理性的,不影响视觉机能,完全不用治疗。只要合理保养,慢慢适应,学会对这些“蚊子”视而不见即可。

12

前列腺炎:无碍生活

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因为是隐私部位

很多人觉得难以启齿

常会选择去一些“低调”的小诊所就诊

但事实上,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不用专门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只有不到10%由感染引起,大多数病因并不十分明确。慢性炎症在身体各部位都有,就像关节炎一样,没有严重症状,不必过分担心。如果听信非正规医生建议,过度使用抗生素或插管治疗,反会产生感染风险。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如果没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通过定期查体,避免久坐,多参加运动,杜绝辛辣饮食等方式缓解。

13

湿疹:一瓶润肤霜就搞定

得了“湿疹”又痒又疼

很多人愁得不得了

辗转治疗,散尽千金,也不见好

其实告诉你,对付大部分湿疹,润肤霜就行!

其实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想要保护好皮肤,就得保护好皮肤的两层结构,一层是皮肤角质层,一层是角质层外覆盖的一层脂膜。

看似普通的润肤霜既能更好地保护皮肤屏,又能减缓刺激反应。抹润肤霜要遵循三原则:量足、多次、按摩。

量足:在用量上,针对皮肤干燥,患有特异性皮炎的孩子,要使用超过平时润肤的用量,厚厚地抹上一层,因为量大才能起到作用,一般一周就要用完克。

多次:除了量足,还得每天反复多次,不厌其烦地涂抹,加固保湿力度。一般而言,一天抹上4到6次才算正常。并不是洗完澡才抹,不洗澡也得抹!

按摩:正确的涂抹手法是,手掌、手指形成一个扇形面,轻轻地把药膏推开,轻轻地揉,按摩,让润肤霜吸收得更均匀,给孩子揉得更舒服。同时,揉搓还能起到一个止痒,按摩皮肤的作用。

专家推荐Experts熊润贤

现任中科·名中医堂主任中医师

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康复学会常委。从事临床工作40多年,擅长运用中医药内服与外治(点穴、按摩、整脊、针、熨、贴敷等)及导引催眠相结合。主治颈椎、肩、腰椎病(膨出、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肝胆系列疾病顽固失眠、皮肤瘙痒症等。

#中科体检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xgc.com/pqjyyf/8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