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里,癌症往往和年富力强的青年人不沾边。
但宫颈癌往往并非如此,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认为30岁的年轻人不会得宫颈癌就太天真了。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在0~24岁处于较低水平,自25岁以后开始上升[1]。一项基于中国人群-年癌症登记数据的研究显示,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高峰从70岁变为40~49岁[2],呈年轻化的趋势。
30岁啊,对女性而言是多么黄金的年纪,也许刚刚成为母亲,也许事业才起步,却因为宫颈癌的肆虐,最后留下同样年轻的小家庭和不再年轻的父母,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人世。这怎能不让人痛心?
因此,宫颈癌对年轻女性的危害我们再不能忽视了。30岁的你也许还正当畅想美好未来的阶段,但请务必警惕,宫颈癌也许正在靠近。
医学发展到现在有国内外权威机构推荐通过三级预防策略来有效防治宫颈癌[3][4]。
※3级预防对于确诊的宫颈癌来说,及早手术或者放疗治疗是3级预防[3];
※1级预防然而,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更早期的预防。
由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5],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指出,1级预防是通过健康教育与HPV预防性疫苗接种[3];
※2级预防2级预防则是对癌前病变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来预防[3],如定期的宫颈刮片检查和HPV检测。
鉴于我国目前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3]。
有哪些检查能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呢?
让我们一起来快速了解下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细胞学检查:包括传统的巴氏涂片和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宫颈脱落细胞,制片后在显微镜下检查[6]。
高危HPV检测: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宫颈脱落细胞,然后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高危型HPV进行检测[6]。
醋酸肉眼观察(VIA):是WHO推荐资源缺乏地区的一种可选的筛查方法,由于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低,难以质量控制,仅适于不具备细胞学和HPV检测的地区使用[3]。将5%醋酸涂抹于子宫颈,普通白炽光源下肉眼直接观察子宫颈上皮的染色反应[3]。
若检查结果都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若检查结果异常,则需要行阴道镜检查进行评估和诊断,通过阴道镜检查更易准确获取病变组织,经送病理检查后,方能确诊有无癌前病变或宫颈癌[3]。
Tips:大部分的女性在感染HPV病毒以后,身体都会把病毒清除出去,若同一型别的HPV病毒持续超过2年以上存在,称之为持续性感染,这是需要警惕的。
来源:龚晓明医生
以上内容代表专家个人观点。
调经化瘀丸,又名消积通经丸,被誉为“气滞血瘀专用药,通经化瘀第一方”。它是明朝宫廷御用秘方,收载于明太医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现由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独家生产。本方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三棱、莪术干漆,补血养血,活血破血;重用醋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辅以艾叶炭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同时香附、三棱、莪术、干漆消积化滞,桃仁、当归润肠通便,诸药相辅相成,行气不耗气,破血不伤血,药性平和,奏效奇异,寒、热、虚、实体质皆可服用,经年临床有效验证,是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血闭止、瘀血积聚、症瘕痞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房肿块、盆腔积液、输卵管不通、子宫腺肌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等诸多病症的妇科全科良药。
适应病症
1、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闭不通、经前头痛、乳房胀痛、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输卵管不通、子宫腺肌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等诸多妇科疾病;
2、消化不良、食积腹胀、胃胀胃痛、大便不畅;
3、睡眠不宁、困倦无力、烦躁易怒、头晕头痛;
4、手足出汗、盗汗躁汗、体困倦怠、腰膝酸软;
5、毛发干枯、皮肤干燥、脸色晦暗、痤疮多斑。
温馨提示:《明康集团妇儿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