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曙光动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7月29日,上海中医院5G超声远程会诊平台投入使用。5G技术正凭借“高速度、低时延”的特点,在医疗领域切实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益处。

当天下午,医院超声中心何峥主医院罗渝昆教授借助该平台顺利完成了我院首次5G超声远程会诊,周华院长、竺炯副院长等一行现场观看了本次会诊。

会诊患者今年62岁,前段时间由于胃脘部及右上腹疼痛,医院就诊。临床医生根据他的症状和一些检查结果,考虑患者的病情可能为“恶性肿瘤伴膈上、腹腔及腹膜后、右侧锁骨上多发淋巴结转移,腹、盆腔积液。”

为了确定进一步的诊治方案,医院决定利用新搭建的5G超声远程会诊平台,邀请医院超声中心何峥主医院罗渝昆教授一起为这位患者进行会诊。与通常会诊不同的是,远程会诊平台不需要罗渝昆教授从北京请来,也不需要何峥主任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带去北京,而是利用5G数据传输技术结合最新的超声设备,让两位专家与患者“汇聚一堂”,共同为患者诊断病情。

会诊现场,借助专门的5G远程超声平台,上海到北京中间这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仿佛不复存在。何峥主任操作设备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罗渝昆教授即刻就能在北京的5G平台看到患者的动态超声影像。为了更好地诊断患者病情,罗渝昆教授与正在操作超声检查的何峥主任实时沟通,建议对患者的个别患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看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图像后,两位专家及现场的其他医生进行了即时的讨论。

最终,综合现场检查结果,两位专家共同得出患者的诊断结果:肝脏弥漫性占位首先考虑为胆管细胞性肝癌伴肝内、腹腔及锁骨上广泛转移,并共同商定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方案。

链接:

会诊结束后,何峥主任还试验了5G远程超声机器人,利用安装在现场的手柄,可以操纵千里之外诊室里的机器人对模型进行超声扫查,并在现场看到模型反馈的超声影像。机器人领域的大胆探索让曾经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科幻片段成为现实,大大增强了“超人们”对未来医疗的憧憬和信心。

原标题:《上海中医院5G超声远程会诊平台投入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xgc.com/pqjyys/9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