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简而言之就是“子宫寒冷”。宫寒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中医对于多种女性疾病症状的归纳总结。常见的症状有手脚冰凉、小便频繁、月经推迟等,还会有痛经症状。宫寒虽然不代表“不孕”,但是受孕较难,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所以最好及早治疗。那么女性应该如何预防、调理宫寒呢?
病理因素:
有句话叫做“十女九寒”,说明很多女性的体质容易偏向寒性。
体质
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寒性体质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易怒损伤身体阳气……这些是让身体偏寒的常见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遗传因素,也许你的父母体质偏寒,或者是你出生时,他们年龄比较大,身体阳气逐渐减少,这会直接导致在你的基因上写入寒性体质密码。即使和别人处在相同的条件下,你更容易出现宫寒的症状,所以除了小心防寒之外,还要长期温煦身体。
生活方式
体寒乃百病之源。俗话说“十病九寒”、“病从寒中来”,女性冬季衣着单薄违背了养生原则。女人的生殖系统最怕冷,冬天比较耗损阳气,下半身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
医生提醒女性朋友们,夏天也是宫寒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夏天天气酷热,很多女性喜欢呆在室内,穿着清凉,吹着空调,不知不觉中子宫却受着寒冷的“折磨”,导致宫寒的出现,使子宫功能大大降低,容易出现手脚冰冷、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甚至月经不调的症状。
快速减肥
无论采取节食、运动,还是吃药,减肥途径都是做到消耗大于摄入即可,但必须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用很短的时间达到瘦身目的,那就只能用健康作为代价了。快速瘦身无非是采用峻烈猛药、以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这在中医看来,等于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攻击子宫。
贪凉饮冷
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更何况那些一年四季举着冰激淋的人。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所以中医的吃凉指导主要适用于女性。
流产
精卵的结合及胎儿的生长,需要消耗女性大量的能量物质,所以怀孕中的部分女性会有一个很不舒适的身体和布满色斑的面容。而流产就相当于突然全部扔掉那些能量物质,需要损耗人体大量的阳气,如果修养不到位,阳气久耗,子宫失去温煦,宫寒随之产生。
肾虚
肾虚,中医所讲的宫寒引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肾虚而导致的,在《红楼梦》中,凤姐小产后自恃强壮,仍然筹划理事,身体亏虚下来,添了下身出血不断的症状,直到放手休息,调养了八九个月才渐渐恢复过来。这就是典型的由于怀孕造成肾脏压力过大而导致肾虚,加上宫内余毒未清而造成宫寒,给身体素质带来巨大的伤害,而对这种宫寒的处理现在都有比较好
过度疲劳
由于过度疲劳或情绪起伏过大会损伤身体阳气,而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弱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子宫及相关器官功能也随之下降。
宫寒,临床上常表现为:
1.发胖寒者的另一表现是浑身发胖,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2.月经异常前小腹有坠胀感,并出现白带增多、腰酸或痛、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月经色黑有血块,个别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之程度。
3.其他腹寒冷有时作痛,经期有时错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较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较多,月经量少,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脉沉。真阳不足的则腰酸如折,面色黯黄,自觉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温,主要脚冷而疲软,口淡而无味,喜食辛燥,月经略有错后,有白带,小便频或失禁,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沉弱。
女人宫寒易惹妇科病1、子宫疾病:慢性盆腔虚损疾患,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萎缩,子宫内膜薄等所引起的功能低下。
2、卵巢疾病:卵巢发育不良,卵巢功能低下,卵巢萎缩,卵泡发育不良,卵子发育不良,功能低下,排卵障碍,或不排卵,排卵不规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卵泡膜未破症,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所引起的功能低下。
3、输卵管疾病:慢性输卵管不通,粘连,积液,扭曲,僵化,积气,炎症,通而不畅,发育狭细,挤压不通等所引起的输卵管功能紊乱,失调,低下。
调理方法子宫,生命的伊始!
1全面保暖,驱寒暖宫给子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月经期间,女性不要久坐冰冷的凳子。
特别要注意头、胸腹、脚的保暖。别让腰背受凉,防止寒从脚下生,不要久坐寒凉之地,否则寒邪会直击子宫。如不慎受寒要及时补救,可热饮红糖姜水使身体发汗。
注意脚部保暖,寒冷季节不要露腿穿短裙,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以防寒从脚下生。而这个季节早晚温差大,朋友们可不能只要风度而不要温度哦!
2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乐观心态化解体内郁气。重视自我保养、调节身心健康,做到起居有规律、营养均衡,及时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情和积极的处事态度,这样有利于储藏阳气。
“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各器官平衡调节的前提,是身体进行自我恢复、调整的重要环节,充足睡眠能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平衡内分泌。
3动则生阳,日常多运动多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平日多用热水烫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全身温暖。尽量在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接受自然界中的阳气。
还可以经常快步走,一般来说,宫寒的人偏于安静沉稳,运动过多时容易感觉疲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4饮食调理,祛除宫寒不止是冬季,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喝冷饮。少吃寒性的食物及水果如白菜、梨、西瓜、黄瓜、绿豆、苦瓜等。
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羊肉、狗肉、鸡肉、鳝鱼、虾、海参、栗子、洋葱、番茄、韭菜、桂圆、肉桂、小茴香等。
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枣茶,它可以主动化解寒凉食物或是凉性食物中的寒气,在饮食上替你的子宫把好关,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
5利用经络穴位调理宫寒艾条温灸——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用艾条每日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每天一次,温肾、暖宫、散寒去除宫寒。
红花艾叶泡脚方——红花艾叶煮水泡脚每日20分钟,也可温经散寒通络暖胞宫。坚持一个冬季,更不失为调理宫寒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核心提示:寒气在子宫,中医认为,这些寒气有的从外而入,有的由内而生,我们要做的就是:阻住源头。
请关爱自己,让您的子宫“暖”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