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组方遣药不可不知的六个注意事项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909/5994.html
小编导读

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列《用药如用兵论》为专篇,指出:“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因此,在临证用药时,必须认真细致,极端负责,全面权衡。除了严格遵守十八反、十九畏配伍原则外,还应重视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确用药宜忌

由于药物皆有其适用范围,且药性不同,功用各异,因此在临证用药时,必须辨证施药,明确其宜忌。如麻黄辛温,能发汗平喘,宜用于风寒表实证,若表虚自汗,或肺虚咳喘则当忌用;赤石脂甘温涩,功擅涩肠止泻,宜用于虚寒久泻、久痢,若泄泻、痢疾病程较短,或系湿热证,则皆当忌用。

中成药的运用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如安宫牛黄丸用于热闭神昏证,若属于寒闭神昏者,则应禁用。特殊人群的用药宜忌尤当注意,如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用药要酌情减量,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尤其是一些毒性药物,不可久服和多服。

还应结合物理、化学等相关检查明确用药宜忌,如肾功能不全时,对于肾毒性较强的药物,如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巴豆、土荆芥、苍耳子、斑蝥、蜈蚣、蜂毒、雄黄、朱砂以及含马兜铃酸的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应忌用;肝功能不全者,对已知有肝毒性的中药或中成药,如黄药子、苍耳子、千里光、雷公藤、棉花子、艾叶、蓖麻子、苦杏仁、广豆根、北豆根、石榴皮、地榆、鱼胆、蟾酥、斑蝥、蜈蚣、朱砂、雄黄、密陀僧、铅丹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二、慎重妊娠及儿童用药

无论从用药安全角度,还是从优生优育角度,妊娠用药都是应当慎重对待的。在妊娠禁忌药中,依据其对妊娠危害程度的不同,近代临床多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禁用类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或堕胎作用较强之品,如大戟、甘遂、芫花、巴豆、牵牛子、商陆、砒霜、斑蝥、蟾酥、轻粉、雄黄、水银、干漆、三棱、莪术、水蛭、虻虫、川乌、草乌、马钱子、藜芦、胆矾、瓜蒂、麝香等。慎用类主要是泻下药、理气药、化瘀药、温阳药中的某些药物,如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枳实、枳壳、川牛膝、川芎、桃仁、红花、姜黄、牡丹皮、附子、肉桂等。一般而言,禁用类药物,不能使用。慎用类药物,可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原则,视孕妇患病的具体情况,斟酌使用。但应准确辨证,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并严格掌握剂量与疗程。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婴幼儿患者中药的合理使用,一般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药及时,用量宜轻;

②宜用轻清之品,因小儿脏气清灵,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皆应慎用;

③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④宜适时佐用凉肝定惊之品;

⑤不宜滥用滋补之品等。

三、严格药物用量

药量不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尤其是包括药量间的配伍比例。特别是应用经方,一定要合乎经方药量之间的比例法度。《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的经方,因药味少而精,药量配比法度谨严,出神入化,疗效肯定,可重复性强,而被历代医家所公认。在上述的“选方”内容中,药量加减变化的比例已举例说明,这里仅简要介绍确定药物用量的要点。

①依据药物性能定量:凡有毒、峻猛的药物用量宜小,如巴豆、大戟、甘遂、乌头等。质重的药物用量宜大,如石膏、龙骨、牡蛎、代赭石等。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辛夷花、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藿香、丁香、檀香等。有的药因用量轻重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防风轻用升阳,重用则发散。

②依据病情轻重定量:病情较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或顽固难愈,用量宜重。

③依据配伍、剂型定量: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量宜重,丸散剂用量宜轻。

④用量因人而异:老年、体弱、女性、儿童用量宜轻,男性、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四、配合食物“忌口”

在服药期间不宜吃某些食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食忌”。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也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对饮食禁忌有所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动物内脏;肝阳上亢患者应忌食辛温助阳之品;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肥腻、冷、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羊肉等腥膻发物及刺激性食物。

五、适当运用“药引”

药引,又称引药,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具有“向导”之意。其在方剂配伍中具有引经报使、调和诸药、消除毒性、增强疗效、矫味等作用,是中药方剂配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临床常用药引如生姜、大枣、黄酒、葱白、灯心草、粳米、蜂蜜、食醋、红糖、食盐等。其具体运用,有按功效分者,如清代张介石《资蒙医经》云:“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引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和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得睡神归;葱白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注;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有按经络分者,如张洁古《珍珠囊药性赋》云:“从经络分,手少阴心经有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经有藁本、黄柏;足少阴肾经有独活、知母、肉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经有羌活;手太阴肺经有桔梗、葱白、升麻、白芷;手阳明大肠经有升麻、苍术、葛根、白芍;足阳明胃经有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经有柴胡、牡丹皮;足少阳胆经有柴胡、青皮;足厥阴肝经有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这些用药经验虽然角度不同,但均系辨证而施。用药引还需与主方功用一致,同气相求,方可增强疗效。

六、重视外治疗法

内治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完备,外治亦然。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集古代外治技术之大成,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学的内病外治疗法,通过人体体表、孔窍、穴位等施以不同制剂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以调节机体的功能来治疗“内病”,具有作用快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操作简便、取材容易,直接观察,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不失为提高疑难病疗效的重要举措。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给药方法,除了常用的口服汤剂外,药物外治疗法的内容亦甚为丰富,种类繁多。常用剂型如外用膏剂、散剂、锭剂、栓剂、酒剂、酊剂、贴敷剂、油剂、气雾剂、膜剂、离子透入剂、注射剂等。其中仅常用的贴敷剂就有泥剂、浸剂、散剂、糊剂、饼剂、丸剂、锭剂、膏剂(煎膏、药膏、膏药)等。非药物外治疗法尚有针灸、推拿、挑割、刮痧、捏脊、指压、拔罐、竹筒、牵引、结扎、埋藏、放血、咂吸、冰敷、水疗以及针刀等。在给药途径方面,如滴耳法、吹耳法、滴鼻法、吹鼻法、滴眼法、擦牙法、烟雾法、舌下含化法、脐部给药法、熏蒸浴洗法、肛门给药法、阴道给药法等。这些极其丰富的治疗方法、剂型、途径,是中医临床的一大优势。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xgc.com/pqjyzl/95106.html